计划性报废是什么意思(揭秘计划性报废,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)
本文目录导读:
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,企业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,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,在这个过程中,计划性报废作为一种重要的策略,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,本文将深入探讨计划性报废的概念、意义以及其实施方法,以期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。
计划性报废的概念
计划性报废,又称有计划报废,是指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,按照预定的报废时间、报废数量和报废方式,对产品进行报废处理的行为,与随意报废相比,计划性报废具有以下特点:
1、预测性:企业根据市场需求、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,提前预测报废时间、报废数量和报废方式。
2、规划性:企业制定报废计划,明确报废流程,确保报废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3、环保性:计划性报废注重环保,采用环保的报废方式,降低对环境的影响。
计划性报废的意义
1、提高资源利用率:通过计划性报废,企业可以提前回收资源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,降低资源浪费。
2、降低生产成本:报废计划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生产,降低生产成本。
3、提升企业形象:计划性报废体现了企业对环保、社会责任的重视,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。
4、促进产业升级:计划性报废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,促进产业升级。
计划性报废的实施方法
1、建立报废管理制度:企业应制定报废管理制度,明确报废流程、报废标准、报废责任等。
2、加强报废预测: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、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,提前预测报废时间、报废数量和报废方式。
3、优化报废流程:企业应优化报废流程,确保报废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4、采用环保报废方式:企业应采用环保的报废方式,如回收、再利用、无害化处理等。
5、加强报废监督:企业应加强对报废工作的监督,确保报废计划的有效实施。
行业报告与数据
根据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(2019)》显示,我国计划性报废政策实施以来,资源利用率逐年提高,报废产品回收率逐年上升,据统计,2018年我国报废产品回收率达到40%,较2017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。
第三方评论
某知名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计划性报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,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,降低生产成本,提升企业形象,我们企业将积极实施计划性报废,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”
计划性报废作为一种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,对于企业降低成本、提高资源利用率、提升企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,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计划性报废的重要性,积极实施报废计划,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